资讯新闻
当前位置: 主页 > 名医养生 >

中医教你如何察眼观色诊疾病

时间:2017-12-14 17:26:48

中医教你如何察“眼”观“色”诊疾病

养生之道网导读:睛是我们心灵的窗户,它对我们的重要性当然不言而喻。但是现在,我们几乎每天都在长时间对着电脑手机,眼睛干涩、红肿疼痛的现象也经……

睛是我们心灵的窗户,它对我们的重要性当然不言而喻。但是现在,我们几乎每天都在长时间对着电脑手机,眼睛干涩、红肿疼痛的现象也经常发生。眼睛虽是一个局部器官,但它却与全身经络与脏腑有着密切的关系。若经络脏腑功能失调,则可影响到目,而使目发生各种变化。故中医所述望目可“一目了然”。

肝开窍于目,但同时《素问·解精微论》又说目为心之窍,《灵枢·大惑论》说:“五脏六腑之精气,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。”可以说目为肝之官,心之使,阴阳之所会,宗脉之所聚,营卫魂魄之所常营,神气之所生,气之清明者也。总之,目与五脏六腑、经络、筋骨、精神、气血都有密切的联系,不但在望神方面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,而且对诊断五脏六腑病变,具有重要意义。

“五轮学说”是中医目诊的理论基础之一。该学说认为:瞳仁属肾,为水;黑睛属肝,为风轮;两眦血络属心,为血轮;白睛属肺,为气轮;眼睑属脾,为肉轮。《灵枢·大惑论》认为:“精之窠为眼,骨之精为瞳子,筋之精为黑眼,血之精为络,其窠气之精为白眼,肌肉之精为约束,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,上属于脑,后出于项中。”筋骨肌肉气血,又分属于五脏。《河间六书》指出:眼通五脏,气贯五轮。

因此,根据眼目不同部位的形色变化,可测相应脏腑的病变。

一、红色

1、若见全目红色肿起,多为肝经风热;眼胞皮红溃烂,多为脾火旺盛。目内眦红赤溃烂提示肺经风热,外眦赤烂提示心经热甚;伤寒见目眦鲜红,为将发疹疡之兆;若见眼睑皮肤红如涂丹,多因脾经感受风邪,胃经热盛,共结为肿,有风热或湿热两种病因。

2、若见眼睑皮红如涂朱砂,但睑边赤烂,渗有黏液,或有水泡、脓泡,甚则波及腮、颞、颊等,或眼睑边缘红赤糜烂,多因风邪与湿热相搏而发。

3、若见眼部挫伤后,一般会见白睛色红,局部呈青紫瘀色,多泪疼痛,主要为血脉瘀滞所致。

4、若见眼中黑珠周围有赤色血络环绕,多因肝胆之火上炎犯肺,或为脾胃积热上冲所致。

5、若见黑睛上有颗粒状突起,周围血丝缠布,色红如赤豆,多因肝经积热,火郁风轮,气血失调,络脉中有瘀血而致。

二、青色

1、若见眼睑晦暗,多为肾虚;上下眼睑水肿鲜明,多为痰饮病,色如烟煤,目下灰色,多为寒痰,眼黑颊红为热痰,眼黑面如土色而四肢痿痹,多为风痰;眼睑皮肤呈现暗青色或紫黑色,此为外因伤及血络,凝滞脉道所致。

2、若见眼睑上下有青色眼晕,多因房劳过度或体力过重,或睡眠不足,以致精神不爽。若见下胞青色,为寒邪客胃;若见目眦青色,多为肝胆病;若见白睛色青,多为肝风侮肺;若见面黄目精色青,多为风邪入胃,胆气外泄。

三、黑色

眼黑而行走艰难且伴有呻吟,疼痛难忍,多为寒湿入骨,寒凝经脉;若见白珠色黑为虚劳,五劳虚极,腹满不能食,肌肤甲错,两目黯黑,提示瘀血阻滞;若见面白目精色黑,多为气血亏虚,血脉失养。

四、黄色

若见目睛色黄,多为湿热内盛;若见白珠色黄,多提示膀胱气化不利,小便困难;白睛色淡黄,多为脾虚泄泻,或脾有积聚;白睛色老黄,多为黄疸,多为湿热积聚所致,黄色鲜明,为热重于湿;黄色混浊如烟熏,为湿重于热;若见病人体胖目黄,多提示热在阳明;外感病见目色若赤若黄,多为病邪传里;黑珠纯是黄色,多为凶证;瞳孔如金黄色,多为不治之证。

若见黑睛内有黄色脓液,并逐渐向上蔓延,甚至掩及瞳孔,多因肾脏风冷,胃中受热所致,临床上常分脾胃实热与脾胃虚寒两种证类,前者白睛混赤或紫红,后者仅黑睛周围有淡淡赤环,脓液亦呈淡黄色。

五、白色

目眦淡白,多为血亏之证;若见面红而目睛白色,多为忧思过度,心气郁积于内而化火;若见面黑而目睛色白,多为肾气内伤。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